负面清单透射“放权”新思维
——访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利平
东南网4月23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林侃)“负面清单是接轨国际的管理制度,核心是通过列出禁止或限制投资的清单,实现清单之外‘法无禁止即可为’。相比正面清单规定‘可以做什么’,是更开放、更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模式。”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自贸区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利平表示。
王利平认为,负面清单让市场主体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对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福建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从福建自贸试验区挂牌一年的实践来看,也产生了直接效应。
如在自贸试验区设立外资融资租赁企业取消了注册资本及境外投资者准入门槛的限制,就让外资融资租赁业觅到商机。截至3月底,区内新设的外资融资租赁企业达83家,占全省外资融资租赁项目数的53%。放宽跨境电商企业外资股比不超过50%的限制也加速了跨境电商成为自贸试验区重点新兴业态,目前区内共设立外资电子商务企业29家,合同外资17亿美元……
在王利平看来,负面清单倡导的“放权”思维,正重塑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边界,而这才是其最大意义所在。“它代表着一种‘法不禁止即自由’的全新思维模式,这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和激发市场活力的催化剂,同时对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指导意义。”
国务院去年10月发布《关于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意见》,一份涵盖国有民营、内资外资的更大范围的负面清单正在酝酿实施,而福建也成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王利平认为,自贸试验区的“试验”效应正在扩大。
放宽外资准入,不意味着放任不管。王利平认为,我省需要通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备案系统提示的安审预警及时监测、分析,对较为敏感的行业加强预警、监测、风险防控,确保不发生重大事件。另外,对于负面清单外的项目切实落地,各部门要完善配套支持,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及时调整适应。
作者:记者 林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