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66.8%,长期保持全国第一;水、大气、生态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全优……早在2000年,福建提出“生态省”建设构想。2016年6月,福建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从生态底色好,到绿色发展强,福建推进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三年来实施了38项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改革。既保持绿水青山,又收获金山银山,福建努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
漳州市
食品名城再升级
本报记者 颜 珂 林小溪
仲夏,走进福建同发食品公司的标准化菇房,仿佛迈入一个清凉世界。16摄氏度的工厂内,体态饱满的双孢蘑菇正在冒头。同发集团总裁助理王翠娟介绍:“采用工厂化生产,双孢蘑菇年产量是传统工艺的10倍。”
这家菇房所在的漳州市角美镇,素有“中国蘑菇之乡”的美称。眼下,现代化生产方式的引入,实现了双孢蘑菇种植的标准化,撬动了生产变革。
效益更有保障。“传统种植模式下,产品基本在同一时间段上市,供给过度集中,价格一般不高。”王翠娟说,工厂化生产能实现全年均衡发展,没有市场空档期,无论气候、季节,全年都可以出货,批发价格较为稳定。
生产更加绿色。培养料是双孢蘑菇生长的“土壤”。以往,培养料随意堆放,一到雨天,污水横流。如今,工艺改进,减少了肥料对环境的污染,还提升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地处闽南的漳州市,气候温暖宜人,四季瓜果飘香。漳州人顺势而为,把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现代农业领跑福建,产业链下游的食品工业也强势崛起,成为主导产业之一。然而,他们并不满足。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如何使效益更好、附加值更高?“中国食品名城”,还需将自身打造为“升级版”。
欧瑞园食品公司,每年要消耗约2000吨漳州产的香蕉,及大量的其他果蔬。公司之前的产品,大多只是初加工后的冻干,虽说远销欧洲,但附加值并不高。4年前,公司决定转型,把市场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每隔一段时间便推出一款创意产品。从溶豆、糯米团到冻干银耳羹,不少产品成了消费者追捧的“网红食品”。“以前是初加工,现在是做创意食品,附加值和利润率都增加了。”公司副总经理王莉说。
近年来,漳州市通过“制定一套科学规划、出台一套扶持政策、打造一套品牌营销体系”,从产业布局规划、政策措施扶持和营销体系建设三个方面着力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去年,仅拨付的技术改造奖励资金、增产增效符合条件企业奖励资金、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补助资金,就有695.26万元。
如今,漳州市食品企业已经拥有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院士工作站。截至去年年底,漳州市食品规模工业企业达607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1578亿元,占到全省食品工业份额的1/3。
泉州市安溪县
崩岗穿上绿衣裳
本报记者 颜 珂 林小溪
茶园绽绿,梯田平整,树木葱茏。“除了种茶种果,我还发展养殖。这就叫立体农业。”陈世哲说。
今年52岁的陈世哲,从小在泉州市安溪县龙门镇洋坑村长大。2008年,他在老家承包了600亩山岗,当起家庭农场主。去年,农场收益突破百万元。不过,他没有忘却幼时的情形:“我小时候,泥沙会被大雨冲下来,淹了不少农田。”
安溪县,地处福建省东南部。高峰时,这里崩岗数量接近1.3万处,造成了严重的侵蚀危害。崩岗,就是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高度分化的花岗岩山体,在雨水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崩塌下泄。2008年,安溪县启动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因地制宜治理洋坑村12处连片崩岗群,又把治理区发包给种养大户,通过崩岗治理与经济作物种植相结合的方式反哺生态,这才有了陈世哲现在的家庭农场。
“原来的崩岗,土壤不好,种下去的东西没多久就会死掉。”在陈世哲看来,先天自然条件不足,就更需后天努力,他把农场的牲畜粪便变废为宝,建起沼气池,给土地用上了有机肥。
“沼液喷一下,植物长得快,而且果子品质更好!”陈世哲说,干燥的粪肥除了自用,也能拿去卖,一年能赚2万多元,还不会污染环境。
从崩岗治理中获益的陈世哲,通过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又为洋坑村带来了鸟语茶香、盎然生机。
崩岗“穿绿衣”,同为本地人的林振辉,全看在眼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原先这里是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区。”林振辉工作的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位于安溪县官桥镇官郁村铁峰山脚下,花岗岩含量丰富。林振辉回忆说,依托矿山资源,当时有超过100家石材加工企业在园区聚集。“晴天全是灰,雨天都是泥。”他说。
一面是迫在眉睫的生态环境保护,一面是石材、水泥、钢铁等一度撑起安溪财税一半的支柱产业,如何进行取舍?2011年,安溪县实现了石材行业全面退出。经过一番“腾笼换鸟”,包括弘桥智谷电商产业园在内的电子商务、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崛起。
如今的安溪县,高耗能、高污染、高剩余走了,高科技、高品质、高竞争力来了。“现在,环境非常好。”林振辉看着对面翠绿的铁峰山,欣慰地说。
三明市
深化林改点绿成金
本报记者 钟自炜
盛夏,福建省三明市沙县高桥镇上里村一派火热。“现在正是毛竹生长的季节。冬天还能收冬笋。”村党支部书记卢仁铨介绍,今年起,村里牵头与省属官庄国有林场合作,让林场包揽种树管护事宜,林农和村集体可以轻松分红。
2002年以来,福建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林权逐步明晰到户,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分山到户、均林到人”,让林业生产力得到解放,但也带来新问题:林农普遍缺乏专业管理能力、资金投入不足,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其弊端逐渐显现。
针对痛点,一场林地“三权分置”改革由此展开——林地所有权还属于村集体,把原先的“承包经营权”进行分离,承包权还属于农民,分离出来的经营权可以流转。
消除了林农的后顾之忧,被称为“新林农”的家庭林场、林业专业合作社、林业公司等一大批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统计,目前沙县已有“新林农”380家,经营面积86.86万亩,覆盖面达63.8%。
点绿成金的林改创新实践,并不局限于沙县。在引金融活水、活绿色经济等方面,三明市还有妙招。
自家的20亩毛竹山,曾是三明市梅列区洋溪镇饱饭坑村村民邓招娣的“心病”。以前,由于没有抵押物,她很难从银行贷款。守着绿水青山,村里的产业不温不火。
2016年9月,针对林农“融资难、担保难、贷款贵”,三明市推出普惠小林农的金融改革产品“福林贷”,饱饭坑村成为试点村。当月,邓招娣就将家中的毛竹山抵押,获得了10万元贷款。截至目前,“福林贷”实际放贷12.2亿元,惠及林户11307户。
以绿色金融创新为切入点,三明市从林地养护,到林下作物种植,再到林产品深加工,探索出链条齐整、活力迸发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目前,三明市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林业产业龙头企业,培育涉林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10个、省级品牌86个。同时,三明市积极拓展培育林业文化、林区旅游、林品电商等外延产业,建设了一批林业创意文化旅游产业园,培育了134户“森林人家”,占福建全省的1/3。
南平市
生态银行盘活资源
本报记者 钟自炜
最近,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水南村林业大户曹光华的手中多了一张特殊的存折——将自家616亩林地存入“森林生态银行”,经过评估,249万元贷款由“森林生态银行”提供担保。
点绿成金的关键,正是南平市创新实施的“生态银行”机制。顺昌县林业局局长赖颖生介绍,所谓“森林生态银行”,就是由顺昌县依托国有林场,以托管、赎买、租赁、合作经营、抵押担保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资源,并通过专业队伍对林子科学管护,从而进一步提升森林生态承载能力和林业资源价值。“整合优化,结合发展绿色产业和新业态新模式,让资源成为生产力,‘资源变资产’的路子越走越宽。”
2018年12月试点至今,顺昌县“森林生态银行”综合效益初步显现。“没想到,原本还要好多年后才有收益的林子,现在就有收入。”林农夏六华,是“银行”的第一位客户。她将自家9亩杉木幼林“存入”,如今每月她都可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托管期满后,根据山场林木价值,还能再拿到除预付收益成本外的六成纯收入。截至目前,“森林生态银行”已存入林木林地面积8.2万亩,办理林权抵押贷款2.2亿元。
顺昌对“森林生态银行”的探索,只是南平市着力盘活绿色资源的一个缩影。
作为南平市“生态银行”试点区域之一,武夷山市五夫镇五夫村曾经的一片数百亩烂泥冷水田,如今变为集白莲种植、田螺养殖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农旅型“生态银行”项目。“由村委会将该片600多亩农田的承包经营权,流转给项目公司,公司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并引进武夷山市农业龙头企业入驻,成立合作社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6000万元。”武夷山市生态银行办副主任王钦明说。
以“生态银行”试点为契机,五夫镇释放资源优势,整合了一批优秀的“文化+旅游”“农业+旅游”项目,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发展。2018年,五夫镇接待游客量达到8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50%;旅游总收入7000万元,同比增长30%;农业总收入3.765亿元,同比增长4.6%。
作者: